媒体头条:成都全面完善“教师专编专用、县管校用机制”

 (来源1月9日《人民网》)为实现“全域成都”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丰富和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方式,成都市将深化完善教师“县管校用(聘)”机制,引入项目购买、学位购买等方式,保障教育发展需求……8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成都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配置全市中小学校教师资源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于2015年1月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专编专用”规范教师编制管理

◆在全市中小学教职工专项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为了破解全市教育发展需求增加与教职工编制资源有限的难题,《意见》提出,通过严格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教师在编不在岗、规范教职工编制使用等措施,重点补充紧缺学段或学科所需教师,腾出符合条件的病休、离职进修和离岗待退人员的编制空间,用于补充专任教师,有效缓解用编矛盾。


>>>“县管校用(聘)”促进人才流动

◆成都将启动试点探索授权教师管理服务中心管理教职工编制职能的工作,实行县管教师总量、岗位结构和教师身份,学校按岗配置、使用和考核教师,从而打破教师与学校间的人事关系束缚。在县域内教师统筹调剂模式的探索方面,《意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区(市)县探索试行“教师多点任教(走教)”模式,鼓励工作量不饱和、紧缺学科教师在同一区域内多校任教。


>>>“购买服务”解决教育需求不足

◆针对中小学校需要临时增加教师,以及学位不足等情况,《意见》提出积极探索购买服务方式予以解决。列入服务采购的内容包括中心城区新设学校专任教师,学校因教师妊娠、病休和脱产培训需要临时外聘人员,以及义务教育学位需求等。针对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量不断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不足的情况,将尝试采取按实际需要向民办学校购买的方式予以缓解。


>>>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将调整出队伍

◆在教师考核方面,《意见》提出将全面实施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完善考核退出机制建设,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具体考评体系,对不适应教学岗位要求的教师实施离岗培训,培训后仍不能适应教师岗位要求的将调整出教师队伍。还将加大转岗培训力度,通过政策导向设置,培训并引导相对富余师资转岗任教或向低年级任教;对相对富余教师中的老年教师,经过培训仍不能适应转岗任教的,引导其向学校教辅、后勤等工作岗位转换。


分享 :